首页 / 医院学科建设 / 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建设项目-7.25MDT模式下PBM(患者血液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建设项目-7.25MDT模式下PBM(患者血液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8-28


创新、融合,MDT模式下PBM(患者血液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72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建设项目”患者血液管理专题研讨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部分公立医院的医院管理者、临床药学、医务、药剂科专家相聚云端,就患者血液管理深入探讨,建言献策,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能量。

会议演讲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郭澄主持,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童荣生担任大会主席发表开场致辞,童院长指出,患者血液管理倡导多学科联合参与,重点关注患者而非血液的成份,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国家卫健委近年来陆续提出倡议推行患者血液管理,不仅仅是节约用血,节约医疗成本,更是在MDT合作下加速康复医疗质量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郭澄主持)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童荣生致辞)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务处处长李锟,进行了“外科MDT的创新和实践”主题内容分享,介绍了医院MDT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MDT创新的具体经验与实践案例,分享后疫情时代开展MDT,采用多会场运行+多中心参与+局域网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达成了很好的MDT效果。

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药师周琳,发表“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及铁碳水化合物的应用”主题演讲,强调铁剂的治疗在围术期缺铁性贫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羧基麦芽糖铁作为新型纳米静脉铁剂药物,可以快速纠正贫血,并且不与抗右旋糖酐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安全性比较高,相比口服具有很大优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勇,进行了“五位一体”的患者血液管理主题内容分享,介绍“五位一体”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通过非常好的措施和实践实现节约用血。从手术室到监护室,再到普通病房,使得全流程的血液管理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创新转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务处处长李锟主题演讲)

 

(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药师周琳主题演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勇主题演讲)

 

 

会议讨论环节,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李静主持,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王义俊,强调血液管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缓解血液供应需求,做好血液管理需要不同科室之间相互配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陈瑞杰,强调作为临床药师要掌握每类药物的特点,关注药物合理使用,承担医保控费包括合理用药的职责。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杨卉,羧基麦芽铁作为新型的静脉铁剂,目前已成为纠正术前患者缺铁性贫血的一个首选药物。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主任章萍,强调药师要发挥专业特征,做好药学质控管理,药学监护,以及药学科研支撑下的临床药学服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席雅琳,指出在临床药学专业服务、质量药物监测、不良反应鉴别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药学专长,为患者提供差异性的药学服务。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任艳丽,从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诊疗中的作用,新型纳米铁剂药物临床应用评价,以及其在药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享观点与见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杰,指出临床药师除了血液管理以外,还有血糖、高血压、抗生素、营养、抗凝等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七位讨论嘉宾围绕“患者血液管理在MDT合作中的意义、基于纳米药物的特点原研药与仿制药在选择方面注意事项、创新药静脉铁剂的药学管理及注意事项”等话题,分享各自观点经验,深入交流探讨,为患者血液管理以及创新药物应用提供重要价值参考。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李静主持)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王义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陈瑞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杨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主任章萍、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席雅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任艳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杰)

上一篇: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10.31药物遴选管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建设项目-6.6DRG/DIP背景下,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