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21
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药品创新与发展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1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现代医院管理品牌学院建设项目” 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药品创新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
会议演讲环节由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鹏主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发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下的临床用血管理新趋势”的主题演讲,指出医疗质量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患者血液管理是改善患者愈后促进医疗质量安全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患者血液管理,特别对于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的纠正、干预和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愈后,是患者血液管理的良好实践。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诊疗中心主任张凤奎,发表“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新认识”的主题演讲,从缺铁性贫血的诊疗标准、整个贫血的相关机制,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分享观点经验,并指出静脉铁剂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不良反应较口服补铁少,支持静脉补铁一线应用,特别对于心衰、CKD、IBD、围手术期,倾向用静脉补铁方式改变病人的缺铁状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范国荣,表“缺铁性贫血药物治疗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主题演讲,从缺铁性贫血和静脉铁剂治疗概述、结构独特的纳米药物—羧基麦芽糖铁、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的合理用药管理等三个方面分享经验,强调对于静脉铁剂合理用药,从评估到制定方案,再到用药监护宣教,形成闭合式管理,使用后通过点评持续改进,同时要重点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临床使用细节。
(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鹏主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主题演讲)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诊疗中心主任张凤奎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范国荣主题演讲)
话题研讨环节,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赖伟华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教研室副主任王媛媛,指出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代谢排泄、使用速度、滴注、疗程,以及特殊人群等都是药学管理当中需要注意的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主任张进华,提到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应早及干预贫血,通过口服铁剂加VC、叶酸,改善贫血状况,但时间较久,静脉铁剂会给贫血管理带来很大优势。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朱爱国,就羧基麦芽糖铁分享观点见解,强调其稳定、有效、安全、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湖南省人民医院 药政办主任邓银华,强调开展药学监护工作,针对重点人群、特别疾病、特殊药物三方面应该着重关注。同时也要前瞻性的考虑到药物治疗的需要。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侯锐钢,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补铁剂药物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多选择,期待新药的研发能够对临床带来更多的服务和治疗帮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黄红兵,从静脉铁制剂、纳米铁制剂的优劣势,以及仿制药与原研药等话题,分享观点体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林观祥,指出羧基麦芽糖铁具有包裹好,游离铁少,不良反应低等特点,实现大剂量铁的贮备,是非常大的进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吕冬梅,提到羧基麦芽糖铁特点是高剂量,减少患者注射和就诊次数,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期待应用临床能够使更多患者获益。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药学部主任任艳丽,对于铁剂采用口服还是静脉给药,需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原因,羧基麦芽糖铁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目标,对患者快速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很有意义。九位讨论嘉宾围绕“静脉铁剂的药学管理(静脉铁剂的区别及注意事项)、基于纳米药物的特点原研药与仿制药在选择方面注意事项、大剂量铁剂的主要价值讨论(从有效、安全、经济、创新等方面来评价)”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碰撞观点见解,带来很多价值思考。
(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赖伟华主持)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教研室副主任王媛媛、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主任张进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朱爱国、湖南省人民医院药政办主任邓银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侯锐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黄红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林观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吕冬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药学部主任任艳丽)